古风家

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渊源

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原因

1、悬挂灯笼迷惑玉帝

相传很久以前,猎人误射杀了一只神鸟。天帝十分震怒,传旨天兵天将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,烧死众生。天帝的女儿不忍无辜百姓受难,偷偷把这个消息传给了人间。人们不知如何应对,幸亏一老人想出个法子,正月十五这天,家家户户张灯结彩、燃放爆竹、烟火以迷惑天帝。众人以计而行,正月十五这天晚上,天帝看到人间红光一片,响声震天,以为是燃烧的火焰,不再追究。正月十五,悬挂灯笼,放烟火的习俗由此而来。

2、汉明帝燃灯表佛

汉明帝提倡佛法。听闻印度每逢正月十五,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,是参佛的吉日良辰,汉明帝就下令正月十五夜,在宫中和寺院“燃灯表佛”,以弘扬佛法,后来,元宵放灯的习俗由宫廷流传到民间。

3、张灯结彩,普天同庆

相传,汉高祖刘邦死后,吕后独揽朝政,扶植吕氏一族,迫害忠良,朝中老臣,刘氏宗室敢怒不敢言。吕后死后,吕氏一族恐怕被排挤报复,密谋作乱,夺取汉室江山。刘氏宗室与忠于汉室的大臣联合,平定了“诸吕之乱”。平乱后,众臣拥立汉文帝登基。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,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,就把平息“诸吕之乱”的日子---正月十五,定为“与民同乐日”,家家张灯结彩,以示庆祝。

4、东方朔献计救人

相传,东方朔天文地理无所不晓,善良机智,幽默风趣。一次,东方朔无意中救下了一名因为思念父母却无法相见,而绝望自杀的宫女。为了帮助这位宫女,东方朔设计让汉武帝相信,正月十五这天,上天要火烧长安。要想避过这场灾难,必须全城挂灯,满城点鞭炮、放烟火,好像满城大火,才可以瞒过玉帝。

元宵转三桥,祈子走百病

倘若说大年初一是春节的开始,那么,正月十五算是春节的结束了。而事实上,伴随着元宵节的阵阵鞭炮和摇曳闪烁的花灯,人们也用一次盛大的疯狂联欢告别春节,从此走出节日的慵懒与闲适,开始新一年的耕种劳作,拥抱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春天。围绕着喜庆欢乐的节日气氛,元宵节形成了许多习俗,如转三桥、赏花灯、猜灯谜、迎紫姑、吃元宵等。人们通过这些风俗和仪式,一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和祝福,二来也使元宵节更加有趣而富有意义。其中,“转三桥”曾是汉族地区流行的重要元宵节�八字?弧W??庞殖谱呷?牛?鹪从谒未??矫髑辶匠?廊皇?质⑿小2斡�“转三桥”活动的对象主要是被常年关在家中的青年妇女,在元宵节晚上被允许上街结游赏灯。何谓“三桥”?据嘉庆时《如皋县志》记载:“妇女相伴携游集贤里及泮池,曰‘走三桥’,谓文德、武定、集贤桥也。”由此可以看出,“解放”的妇女们在元宵节夜里所走的桥并非“逢桥即过”,而是对选择所走的桥十分有讲究,一般是寻得具有吉祥意义的桥。“走三桥”的妇女必须在月色中连续跨过三座桥梁,至半夜始归。清代顾铁卿《清嘉录》记载:“元夕,妇女相率宵行,以却疾病,必历三桥而止,谓之‘走三桥’。”明代陆伸的《走三桥词》也记载道:“走遍三桥灯已落,却嫌罗袜污春泥”,描述的即是元宵夜妇女结伴而游走三桥只盼尽兴不思归的心情。在《清嘉录》的记述中,也记载了“走三桥”的原因之一,即是“以却疾病”。有诗曰:“踏穿街头双绣履,胜饮医方三盅水。”传说元宵节“走三桥”可以在一年内消除百病,因此“走三桥”亦称“走百病”、“游百病”、“度厄”等。清代潘荣陛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载:“元夕妇女群游,祈免灾咎。前一人持香辟人,曰走百病。凡有桥处,三五相率以过,谓之‘度厄’,俗传曰‘走桥’。”由此可知,“走三桥”有着驱病趋吉的美好祝愿。

元宵节的禁忌

1、少去阴气、晦气比较重的地方,如上坟、荒凉的地方、医院等地,此地多为阳气不旺,尤其是身子不太好的人士、能少沾惹一些晦气。

2、不能洗头,因为“发”如同发财的发,而在此日洗发、会将财富洗之一空,一年存不下积蓄。

3、少带金钱在身上,因小年之时若丢失财物、那么则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口袋,一年则抓不住机遇。

4、此日、不要借给别人钱,据说这样做的话、会把你的运气借走。

5、米缸也不要见底,因为旧有断炊堪虞之说。

6、此日注意衣服不要弄破、据说传言会一年霉运缠身。

7、此日不要杀生,这是一个见血的不详恶兆,所出现的问题则是破财及病灾。

8、尽量避免白色和黑色的衣服,这两种颜色与死亡紧紧联系,大庆的日子见到这两种颜色、会让穿戴者事事不能如愿。

9、避免脏话、据说这样去做,今年会祸从口出、不经意说错话而带来大的祸事。

10、孩子的哭哭啼啼会给家庭带来霉气,纵使发生什么事情,父母也尽量别让孩子哭闹。因传言是天宫大帝的诞辰祭日、以喜庆为主。

11、工具或者其他设备的破损,则意味着来年财富的消失,因此大多商人都会在此日避免大的机械动工运作、以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。

风水学相关文章

风水学推荐阅读

您可能感兴趣的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