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风家

中国旗袍文化,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
旗袍,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!多少女人为之痴迷,多少男人为之迷恋,旗袍便是最具中国风的服装! 

旗袍有两个特殊

  一|它是许多民族风服装中中国人穿上好看,外国人穿上不好看的服装

  二|它是国内民族服装中现在还具有很强很强生命力的服装

中国旗袍文化,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
一个城|上海

  如果说,有一个城市与旗袍的关系最近,那一定是上海。

  旗袍,最初的形态是清朝时期的宽袍大袖,而后由宽松变紧身,却是伤害。那时的上海,中西合璧、崇洋为尚,说是租界,却是殖民统治。

  十里洋行、灯红酒绿……,洋人、文化名人、冒险家、时髦的交际花、新鲜的洋货、电影、百乐门……,上海混合的文化荷尔蒙,逐渐把旗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样子。依照香港服装品牌“源”的创始人杨来先生的话说:“旗袍,迎合了殖民地对东方人的想象”,不管有意还是无意,这种迎合,让旗袍变的更贴身起来、妩媚起来、妖娆起来……。

中国旗袍文化,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中国旗袍文化,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中国旗袍文化,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
一种韵|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
  如果说,用一个词可以界定旗袍,那一定是风韵。

  就像人们说巴黎是“颓废至纯洁无暇的香艳”一样,任何一种美如果想长久流传,必须具有一时之美的乍见之欢,还要具有一世之美的久看不厌,恰好,旗袍就具有这两种味道。

中国旗袍文化,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
 

  旗袍的乍见之欢,好似一位娉(pīng)婷女子撩人心扉,初见的吸引中多了些惊艳的错愕,难掩怦然一瞬的惊和喜,倒最是无邪,欢喜的是我竟遇到了你,惊慌的是我该如何拥有你,欲语还休的爱情,让激情的冲动之气倒煺了几分,平添了不少珍视与流连,经年之后何去何从并不重要,只需记得,你是我花样年华中的那一眼,乍见之欢。

中国旗袍文化,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
 

  旗袍的久看不厌,好似一位知冷知热的太太,懂得你的脆弱和忧愁,时间久了便沉淀出一份恰好的温情,和疏于言语的陪伴,垂眸低首的浅笑时常有,那是温婉谦让的大家之气,那是相处久了的恰到好处,依伴久了,便超越了欢喜,成为了至亲之间的懂得,恰似久看不厌的旗袍,予人一种沉淀过后的从容安稳之美,最是难得。

中国旗袍文化,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中国旗袍文化,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中国旗袍文化,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 

 

一部电影|『花样年华』

  如果说,有部电影最懂旗袍,那一定是花样年华。

  在《花样年华》中,张曼玉尝试了旗袍的各种美感:“女人”、“妩媚”、“精致”、“神秘”、“高贵”、“婉约”……,又用各种神态、细节和动作演绎女人和旗袍之间关系——“盘发”、“挑眉”、“娉(pīng)婷的步伐”、“像是在百乐门跳了一个世纪的舞“、“自在”、“忘我”……“颈子上的簪花扣,妆镜前的细眉眼”、“朱唇巧目眼波徊”、“回眸一笑百媚生”……。

  可以说王家卫在拍这部电影时,把能想到的对旗袍的臆想,都通通写成文字、变成场景,让张曼玉这个最适合的模特通通演绎一遍。

中国旗袍文化,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
一种未来|千变

  如果说,用一个词形容旗袍未来的可能性,那一定是千变。

  现在一成不变的旗袍,多多少少还带着百乐门遗留下来的风尘味,有人告诉我这是传统,我仿佛看到时代的无声嘲笑。旗袍要发展,就要适应时代的发展,或妩媚、或雅正、或清丽、或调皮、或朴素……

  旗袍穿的是一种气质,既要保持乍见之欢的欣喜,也要耐得住久看不厌的沉淀。

中国旗袍文化,乍见之欢与久看不厌

 

TAG标签: 中国旗袍 旗袍 旗袍文化

旗袍相关文章

旗袍推荐阅读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