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最好的宝贝,要用“暗门”藏!
相信大多数人,都已经休假结束,回到了工作的岗位上。但对于古代的皇帝而言,可没有这么长的休假。
和善的表情,悲伤的内心
最高的权力也意味着最重的责任,仅台北故宫博物院,就藏有四十余万件清代御批奏折。
但适当的时候,也必须“摸摸鱼”,不然皇帝就是铁人,也顶不住工作的压力。在皇帝的众多珍玩中,有一种称为多宝格的精妙玩具。
多宝格自从清代兴起,并逐渐于康雍乾时期流行,清代宫廷里里多宝格是最常见的陈设。在档案记载中,多宝格也是制作量很大的一种用具。
一般说到多宝格,指的都是这种像书柜一样的大家伙,但还有一种还有可以摆放在桌案上的,“袖珍型”多宝格。这种多宝格的设计,可以说将“巧妙”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任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件多宝格把?这件“竹丝缠枝番莲多宝阁圆盒”,利用机轴原理,将圆筒形盒分成四个扇形。180°展开可成为一字形小屏风,360°翻转后可成为一个正方形筒状。
这种小巧的多宝格,让不明白的人猜测能放多少珍宝,可能认为十几件有余,二十件了得。其实,这样的多宝格,储藏的位置大约都在40到50格左右!
收藏于多宝格的器物一般小于10厘米,只有最珍贵的宝物才能入选多宝格的收藏,这里既有珍贵的玉器、书画、珐琅器、铜器,也有来自海外的舶来品。
多宝格具有复杂的组合逻辑,就像一个魔方,必须耐心摸索,才能一探究竟,常有寻寻觅觅扑朔迷离的趣味。
据说,有些设计巧妙的多宝格,让人即使看到宝物,也因找不到机关而拿不到。
且每一件器物都有固定的位置,错误放置会因大小不合,最终不能全部放入,皇帝要一件件拿出来鉴赏,再一一复归原位,在探秘多宝格的乐趣中,时间也飞速流逝。
锁,夹层,暗屉,隔板,虚虚实实,机关之中,妙趣横生。
这件“紫檀云龙纹多宝格方盒”,几十厘米的长宽高构成空间,却内藏47件珍玩。打开方盒,顶层托盘按着时代,装有从春秋战国到辽、金、明、清时期的玉器。
移开这个托盘,则可见八九个大小不一的盒子,盒子内除了历朝历代的瓷碗、玉瓶、书画等,还有来自日本的莳绘盒。
托盘里选的玉器都是片状的,托盘底部按照每一个玉器的外部轮廓,分别挖出凹槽,这样,多宝格在因携带产生移动时,玉器可以严丝合缝地躺在凹槽内,大大减少了可能因晃动造成的损伤可能性,也消除了皇帝对这些珍宝的担忧。
乾隆皇帝对多宝格兴趣浓厚,一些多宝格的设计、机关样式,摆放过程,他几乎全程参与。
他曾要求造办处每隔五天就要将还没有完成,正在组装的多宝格拿给他看,可以说是非常猴急了。在这幅图中,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小玩意,显然是准备存放于多宝格内的。
乾隆帝是一是二图轴 清 郎世宁
虽然多宝格的诞生之初,只是为了取悦皇帝,但是在乾隆的推行和倡导下,珍贵的藏品被分门别类,小心安放,贴注标签,建立档案。每一件多宝格,都已是一座皇家私属的小型博物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