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杰地灵的秭归,历史上出现过全国闻名的诗人与美女,也曾有无数闪耀着古人智慧的精美建筑。
“秭归胜迹溯源长”。秭归不仅山川雄伟,风景如画,古老的建筑,与历史一样源远流长。岁月的尘土,悄然掩隐了楚王的亭榭台阁;战火的烽烟,无情毁圮了坚固的高楼城郭。位于鲢鱼山的楚国始都丹阳城,带着无数秘密,永远地沉睡在江底。位于楚台山下锁龙坪的楚王城、楚王台、楚王井,带着楚君的足迹,化作美好的传说。位于茅坪古太清镇的吴国建平城,无边的荒草,控告着晋国水师怎样使繁华的建平郡城毁人亡!位于窑湾溪东门头的南宋古城(人们后来称为“宋城”),残破的城垣,诉说着洪武年间那场连天战火是何等的惨烈!!还有,数不尽历朝历代荒野乡村的古坛、古寺、古庙、古亭、古桥、古塔、古楼、古井……
同治五年(1866年)《归州志》中记载,已经毁废的古建筑有:归州古城内的朝天寺、城东五里的清醒楼、城东八里的清风阁、沙镇溪的广志寺。还有许多古建筑仅存旧址:铜佛寺、万寿寺、三教寺、和睦寺、法华寺、云台观、龙潭观、白洋观、圣天观、回龙观。
尽管如此,志书记载仍留存下来的寺观宫庙与楼阁桥梁还有:灵泉寺、报恩寺、大慈寺、天庆观、流来观、玉虚观、朝来观、三朝观、奕武宫、万寿宫、明月宫、百福庙、明妃庙、三公庙、江渎庙、老官庙、屈左徒庙、女媭庙(后重建名屈幺姑祠)、向王庙、镇江庙、双祠庙、水府庙、镇江庙、望江楼、清醒楼、观音阁、清风阁、文昌阁、万寿桥、通济桥、凤凰桥、张公桥、三峡桥、王家桥、花桥、观音桥、五象桥、高桥洲、苏溪桥、万寿桥、三善桥、陕西营大桥等。
撰写志书的余思训、陈凤鸣(同治五年《归州志》编修者),不知是否走遍乡野进行踏勘?其实,民间的古建筑何止志书中记载的那些?!由于年久失修,不少建筑坍塌,使得古建筑越来越少。到清朝末年,秭归留存的古建筑(包括同治、光绪年间新建筑)还有:
归州古城的鼓楼、文庙、文武庙、城隍庙、奕武宫(真武宫)、文昌宫(文昌阁)、观音阁(大慈寺),张公桥、万寿桥、三峡桥、通济桥、屈原牌坊、屈沱的屈原祠、望江的黄魔神庙(老官庙);
水田坝的王家桥、凉风垭的独醒寺、桑坪的三朝观;
香溪的向王庙、玉虚观、镇江庙(水府庙)、王氏宗祠;
郭家坝的观音阁、鸡米寺、东门头五象溪桥、旧洲河苏溪桥;
三闾香炉坪的屈原庙、照面井、女媭庙(屈幺姑祠)、五指山的万寿宫、明月宫;
新滩北岸的双龙寺、文昌阁(奎星楼)、白骨塔、观音庙、镇江龙王庙(水府庙)、杜氏宗祠、千善桥;
新滩南岸的江渎庙、归仁寺、小青滩屈原祠、郑氏祠堂、屈子桥、惠济桥、江渎桥;
茅坪的文昌宫、文昌阁、杨泗庙、杨贵店的仙鹤观、河口的宝善塔(古桃源塔)、庙河的老关庙;
沙镇溪的流来观、回龙观、陕西营桥、联喜桥、小溪沟永安桥、太山庙;
两河的白鹰观、高桥、太坪的文笔塔(一支笔);
磨坪的飞龙观、灵官殿;
泄滩的赤龙庙、镇江王爷庙、玉皇阁、龙会观(铁瓦寺)、文笔塔、王氏宗祠、八斗溪风雨桥、蟒蛇寨西的鸳鸯桥、牛口归巴交界的寅宾桥;
芝兰聚鱼坊的花桥、桥儿沟永安桥、九畹溪的观音桥;
杨林的杨林桥;
秭归各地另有大量的明朝及前清民居……
进入二十世纪上半叶,战乱连连,大批古建筑毁损严重。刚解放时,由于破除迷信,宗祠与寺庙不再受到保护。特别是1958年大炼钢铁,大量寺庙幸存无几。1991年5月版《秭归县志》记载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,全县的寺、庙、塔、碑等建筑物尚存30多处。1958年大炼钢铁,几乎拆毁殆尽,现尚存5处。”秭归的古桥,虽然未随政治运动而遭受灭顶之灾,却因长年的风吹雨打而逐渐自然蚀毁。1993年版《秭归县交通志》载“明、清时期,归州境内步道桥梁各地皆有。长则数十米,短则数米。造型多为‘美人尖’桃形拱桥和石台木桥。官修少,民修多。随着岁月的流逝,许多桥梁早已倾圮毁坏,有的被洪水冲走。1990年,秭归境内尚留有明、清以来的石桥28座。”
古建筑获得新生,是文化大革命后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许多还没完全拆毁的古建筑得到修缮,秭归各地还涌现出许多仿古建筑。到二十世纪末,由于三峡工程库区蓄水,大量水位线下的古建筑被淹没。在政府相关部门极力抢救下,成功将部分古建筑移建到了茅坪凤凰山、屈原镇。
这里,仅对秭归部分古建筑作一介绍。
归州古城,位于长江北岸秭归县卧牛山下,现存城墙为嘉庆九年(1801年)修筑。
归州古城始建于三国章武元年(221年)蜀国刘备伐吴时,亦称为刘备城。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,秭归县城多次迁徙。直到明嘉靖四十年从长江南岸楚王城(长宁千户所)重新迁回江北刘备城。那一年,因原在江南的楚王城“久雨基地陷裂,城仓倾圮”,时任知州的郑乔上报朝廷,迁回江北。修复江北旧城时,县城中心向原刘备城西南偏移,即归州古城所在地。
明嘉靖四十年(1561年),知州郑乔历经三年,筑归州土城,围400丈,立五门:东(迎和)门、南(景贤)门、西(瞻夔)门、北(拱极)门、鼎新(景新)门。
隆庆元年(1567年),知州王良改土城为砖城,广450丈。
嘉庆六年(1801年),知州甘立朝向朝廷申请府库拨款重修古城。历时三年,于嘉庆九年完成浩大的工程,将归州砖城改为石城。城墙进一步扩大,围542.7丈,高1.9丈。归州城的轮廓是由4米多宽的城墙蜿延伸展围成,形似葫芦,故而也称归州古城为“葫芦城”。修筑归州城墙的石头全是大青石,每块约1米长、半米高(宽)。大青石一块接一块错落而砌,十分美观坚固。因城墙全是大青石砌筑,因此也得名“石头城”。
从嘉庆九年开始,水灾兵燹加上年久失修,古城毁损严重,北门、西门、鼎心门已无踪迹,仅留下南门(景贤门)与东门(迎和门)。迎和门,城门洞为拱券结构,条砖发券,三券三伏。金刚墙为砂岩石砌筑,券砖纵列砌置,城门的木板门已毁,门楼也不复存在,城垛为今人所改。门外的匾额上阴刻“迎和门”三字。城门洞宽3.1米、深6.4米,城砖42厘米×13厘米×10厘米。景贤门与迎和门差不多,只是城台上还保留有菱角牙子。此外,城门洞宽3.58米、深9米,城砖37厘米×17厘米×8厘米。城砖上有“嘉庆九年”及“归州”字样。
归州古城是国家重要文物古迹。由于古城在三峡大坝库区水位线下,秭归政府在大坝蓄水前,将景贤门、迎和门迁到茅坪凤凰山复建。
1909年的归州古城
归州古城
归州古城老城墙
归州古城东门
归州古城南门(何怀强摄)
屈原祠,又名清烈公祠、屈原庙,位于秭归县归州古城东5里,唐元和十五年(820年),由归州刺史王茂元始建,并作《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》。
宋元丰三年(1080年),宋神宗赵顼封屈原为“清烈公”,归州百姓集资在屈沱建清烈公祠。清烈公祠坐北向南,对着长江,为硬山顶,四合院式,由山门、配房、大殿、后殿组成,建筑面积350平方米。祠大门上,竖匾为“清烈公祠”,左右两旁有两个小匾,一是“孤忠”,一是“流芳”。这两幅匾下有一幅对联,上联是“江上清风”,下联是“光增日月”。
逾后数百年,清烈公祠陆续得到历任归州地方官员主持修缮。解放后,1963年和1965年两次维修,后因葛洲坝工程建设,清烈公祠在库区水位线下,1976年7月迁建于县城东3里的向家坪,1982年9月完工。完工后,新祠复名“屈原祠”。
向家坪屈原祠保持原清烈公祠的原貌,扩大了规模,有高17米的牌楼。配房向左右各扩展7米。牌楼盖琉璃瓦,一级屋角为鳌鱼,二级为卷龙,三级为草龙,正中脊饰为宝瓶。牌楼正面,中为天明堂,左右为二龙盘柱,中间所嵌“屈原祠”三字是郭沫若题写。左右两个小匾,一是“孤忠”,一是“流芳”。正门的门匾为张秀题“光争日月”。祠内,赵朴初所题对联“大节仰忠贞,气吐虹霓,天问九章歌浩荡;修能明治乱,志存社稷,泽遗万世颂离骚”,十分醒目。一级屋脊正中绘以蓝天、红日、大海、波涛,二级屋脊下塑有变形夔龙,三级屋脊下饰飞凤。天明堂为松鹤延年,两旁为麒麟吐玉书,墙面花边为卷草、汉纹、回纹等。整个彩绘以红黄绿蓝四色搭配,相映生辉。东西配房为硬山顶,滚龙脊,饰龙凤图案。
归州屈原沱屈原祠
归州向家坪屈原祠
归州屈原祠后屈原墓
屈原故里牌坊,位于秭归县归州古城迎和门外的屈原故里牌坊,建于清光绪十年(1884年)。
屈原故里牌坊为重檐木结构建筑,底座是四大石柱夹四木柱,上面是三间三楼的琉璃瓦顶。牌坊高约7米,面阔5.2米,明间楼匾双面皆是郭沫若先生于题写的“屈原故里”四个大字。此清代牌坊制作讲究,构筑合理,结构简明,是民间建筑技术与建筑工艺有机结合的佳作。
牌坊左边还立有两块2米高的清代大石碑,分别镌刻“楚大夫屈原故里”和“汉昭君王嫱故里”。石碑右边刻着树碑时间“大清光绪十二年正月吉日立”。归州古城拆迁时,屈原故里牌坊按原样移到茅坪新县城凤凰山。
1991年拍摄的屈原故里牌坊
秭归县乐平里香炉坪是爱国诗人屈原诞生地。
在乐平里香炉坪,自唐元和年间(806~820年)始建屈原庙,历代屡有废兴,清代多次重修。1980年,由政府拨款,乐平里乡民出力,将原屈原庙基石迁徙到墓岭。相传此地为屈原旧宅,也是屈原之姐女媭的墓地。1983年9月再次将屈原庙移建降钟山,1984年10月15日落成。新落成的屈原庙背靠降钟山,面临响鼓溪,基石仍是原屈原庙基石,仿清代民居式建筑复原。沿67级陡直的青石台阶拾级而上即到庙门,门前有石狮一对。庙屋是白墙青瓦砖木结构,由大门、配房、大殿组成,总建筑面积为264平方米。正殿中央供奉着一尊石膏质地的屈原塑像,高达2.5米。成立于明、清时期的“骚坛诗社”,是当地怀念屈原、传承诗词文化的民间组织,一直持续到现在。诗社成员每逢端午,必从各地来此庙吟诗作赋,以此纪念家乡的爱国诗人屈原。
乐平里屈原庙(郑之问摄)
小青滩屈原祠也称为屈原庙,始建于明代,多次维修,现存为清代风格。
明代嘉靖年间,有一归州籍贯的曹姓富商率全家从渝州(重庆)赴荆州,在小青滩处遇险。冥冥中,遇一穿奇服戴高冠的神人相救而转危为安。船工告诉富商,是家乡的屈原大夫显圣,救了大家。富商感激屈大夫神灵,出资在小青滩修建了一座屈原祠,并请人按当时回忆雕刻了一座屈大夫的石像供奉在祠内。
屈原祠内供奉的屈原石雕像,雕像的一侧刻着“荆州府归州桐油沱信人曹端福,善同妻朱氏及四子发心舍造屈原相公一尊,于白狗峡庙中,永镇此方,保安家犬。嘉靖十六年丁酉三月吉旦同男田中、执中、秉中、守中立,匠人陈伯。”这座屈原石像,高103厘米,重约1吨,雕刻得十分精美,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时间最早、保存最完好的屈原石雕像。此石像于1979年元月9日搬迁于归州城东向家坪屈原祠供奉多年,后因三峡大坝蓄水再次搬迁,目前陈列于凤凰山“屈原纪念馆”内。
小青滩屈原祠乃小型单体砖木结构建筑,面阔三间,进深三间,明间用抬梁式木结构,三、五、七架梁均为月梁,用自然弯材稍作加工而成。次间无梁架,山墙承重,檩子直接搁在山墙上。间与间之间用木板壁隔断。整个屈原祠建筑面积约69平方米。
远眺小青滩屈原庙
小青滩屈原祠山墙
小青滩屈原祠内明代屈原石雕
凉风垭屈原庙,位于秭归县水田坝乡凉风垭,初建于清康熙九年(1670年)前后。乾隆四十六年(1781年)重建,取屈原《楚辞·渔父》中的名句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,改名为“独醒寺”。
照面井,始建年代不详,位于爱国诗人屈原诞生地秭归县乐平里香炉坪伏虎山西坡。
照面井由银灰色龙骨石砌成,井口直径80厘米,井深60厘米。井水冬暖夏凉,供当地人生活饮用。传说屈原小时候常用井水照面,以正衣冠。清咸丰十年(1860年),人们重修此井,在井边树了一块碑,正中镌刻“照面井”三个楷体大字。大字两边还有几行小字:“予白遐迩人等,此系屈公遗井,特遵神教重新整顿,以后切勿荒秽。倘有故违,定遭天谴,此株青树,永世不得砍伐。三闾阖坛弟子同修,皇清咸丰十年七月十二日立”。碑石左右长着一株四季长青的青树和一株阔叶浓荫的柞树,它们向古井倾斜,相并耸立,就像两个威风凛凛的卫士日夜守卫着屈公遗井。
秭归县乐平里照面井
新滩古井,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桂林村,始建年代不详。
古井,为平行箱式构造,平面宽2.3米、深2.4米、高2.6米,蓄水深0.7米。井周围用石块垒砌,井前是石板铺墁的小道,井口外是一条石台阶,两旁立有石墩。这口离江渎庙不远的古井,泉水冬暖夏凉,远近闻名。自古以来,这眼泉便是新滩南岸居民的饮用水。
南宋诗人陆游乾道六年(1170年)《入蜀记》就有过此泉记载:“十三日。舟上新滩,由南岸上。……游江渎北庙,庙正临龙门。其下石罅中,有温泉,浅而不涸,一村赖之。妇人汲水,皆背负一全木盎,长二尺,下有三尺,至泉旁,以杓挹水,及八分,即倒坐旁石,束盎背上而去。”当地居民这种背水习俗,一直从古代保持到现在。
归州官井,清代建筑,位于秭归县归州古城内。
嘉庆二十一年(1816年),知州李炘修建了两条石枧(即石槽上覆盖石板,相当于石管)引水入归州城供居民饮用。据《归州志》中《修秭归石枧引泉记》所述,这两泉“卧牛垭一源由将军堡逶迤入城,浮于泮池,以达于太平池”,“磨刀溪一源由分水岭逶迤入城,注于官井”。若干年后,太平池不知何时消失,官井之水长期是归州人的饮用水源。官井实际是个大蓄水地,周围全部是青石加石灰浆砌筑,深约数米,面积约20多平方米。归州古城拆迁之时,官井之水仍可饮用。
文笔塔,清代建筑,位于秭归县两河口太坪乡红石垴。
太坪文笔塔由太坪人清代贡生谭正班于光绪十五年(1889年)修建。文笔塔呈笔状,故而当地人称“一只笔”。塔基石由青石精凿而成,塔身由青砖石灰浆砌筑,呈八棱形。塔体笔柱方圆2丈余,高6丈4尺;笔尖用石料精制,高4尺余,重500斤左右。笔柱镌有“魁星点斗”四个大字,下端嵌有石碑一块。石碑上记述谭正班训诫后世子孙要诗礼传家、兴教办学的文字,大意是: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……
文笔塔于1958年拆毁。1980年,政府在文笔塔旧址处建了一所初中,名“一支笔初级中学”。
泄滩文笔塔,清代建筑,位于秭归县泄滩乡向家河村。
泄滩文笔塔由泄滩乡民捐资修建。光绪年间,泄滩向家河人向教之考取秀才,乡民鼓舞,向氏族人集资修建文笔塔,以示庆贺。此塔基座为青石墩,塔身用青砖砌筑六层,高二丈余。塔身每层六楞,飞檐翘角。
上世纪六十年代“破四旧”,文笔塔被拆毁。
宝善塔,位于秭归县茅坪河口西边的陈家冲,始建于清同治三年(1852年),又名古桃源宝塔。
此塔为七层六角楼阁式,高约19.3米。塔身为青砖三合泥结构,底层有门,可以沿旋梯式阶梯从下通上塔顶。塔角上吊有铜铃,风吹有声。塔前原有一石碑,虽风蚀斑驳,仍可辨出上面字迹“古桃源宝塔 陈姓、黎姓修建于清同治三年。”由于修建此塔,当地又叫宝塔河。
修建此塔的原因,主要有两种解释:第一种是风水说,此塔是用来改善风水。发源于长阳牛角尖的茅坪河,穿过四溪、陈家坝,与庙沟下来的溪流在河口汇合后流向九里庙。山洪暴发时,河水冲毁农田与房舍,时有扰民。当地百姓,为镇河妖,让河水灌溉农田,多作善事,于民有益,乡民们捐资在河口建塔。第二种说法是行善说,佛家劝人行善,古人云“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”。建此塔树立宏观巨筑,鼓励人们行善。
秭归县茅坪河口宝善塔
流来观,位于秭归县青干河汇入长江口的沙镇溪流来峰上。同治版《归州志·山川》:“沙镇溪,州西十里,溪口突出一峰。相传西蜀有佛一尊,流来至此,瀠洄不去。土人建观峰顶,因名流来观。”流来观,又名真武观、上真观、金山寺,远在唐朝之前,这里便有寺观。流来观究竟始建于何时,史书、地方志均无记载。据明末荆南道陈再善《重修流来观碑记》上言,此观至迟建于明代,曾经是“烟火腾雾,鸡犬相闻;钟鼓四达,香火称盛”的热闹去处。
流来观有东南西北中五个殿,正殿祀真武帝,东西各有一镇江王爷殿,另有灵官殿。东西两个镇江王爷殿,东殿面向下游(湖北方向),西殿面向上游(四川方向)。据传此二殿由湖北船家与四川船家分别捐资建造,以求镇江王爷保佑各自行船平安。观前有狮子坪,下有石阶112步。四周古木参天,四季苍翠,绿荫如盖。
此观于1935年曾作私立西陵中学校舍,抗战时作为临时物资中转站,解放后作国营粮食仓库。
流来观
水府庙,建成于清乾隆二十三年(1757年),位于秭归县香溪古镇香溪与长江交汇处的兵书宝剑峡口。
水府庙又名镇江王爷庙、紫云宫,整个建筑面积为473平方米。水府庙门正对着奔腾而来的长江,居高临下,风景独特。走进水府庙,前殿大门布局为歪门,入口偏东北。庙宇是三殿结构,四合院形制,对称布局,通面宽12.51米,通进深24.92米。前殿为七架抬梁,中殿为五架抬梁,后殿则为全砖结构。前殿有镇江王爷塑像,后殿供有观音像,中殿有普陀山、百子图,庙北香炉石上有洁白的昭君塑像。殿内神像妆金涂粉,光彩异常。室内雕栏画柱,壁画灿烂。屋顶调檐座脊,飞檐翘角,鱼尾兽头,古朴古香。
水府庙的建筑造型很有特点,其建筑环境随地形的变化而变化,灵活布局,逐层向上,高低错落,协调优美,民间建筑艺术的风格特点非常明显。水府庙壁为青砖砌筑,庙墙上有许多精妙绝伦的彩绘图案。此庙不仅是秭归历史上保留下来最完善的一座古庙,其建筑技术在三峡庙宇中也名列前茅。
远眺水府庙
水府庙
江渎庙又名杨泗庙,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桂林村。江渎庙始建于宋代,历史上多次修葺,现存为清代建筑风格。
江渎庙,坐南向北,背靠悬崖峭壁的大王山,面临汹湧澎湃的长江。庙依山而建,是一组较大的四合院天井屋,周围以空斗式砖墙围合,属砖木结构。平面布局沿中轴线由北至南展开,最北边是用围墙或女儿墙围合而成的院落,外面是较深的沟涧和陡坎。第一进的建筑是正厅,即镇江王爷殿,两侧是厢房,中间是一个较大的天井,最后一进是堂屋,即大佛殿。正厅与堂屋均很高大,其大木构架,明间用抬梁式,且做工精致,用料讲究。厢房设有楼,与正厅楼室相连接,并置有精美的木雕栏杆,厢房梁架也为穿斗式。江渎庙通面宽21.9米,通进深39.2米,整个建筑面积为850平方米。
江渎庙的屋梁造型是月梁形式,梁之间用雕饰有如意云纹的驼峰连接。建筑内装修精美,雀缩檐、廊轩、卷草吊挂楣子以及格扇门、栏杆雕花等装饰构件,都非常考究,不拘一格。“暗八仙”“金瓜柱”、喜字图案、万字图案等,充满了乡土气息,形象生动,独具匠心。江渎庙所用石料一般是青石与粗砂石,粗砂石仅用于基座挡土墙和台基砌体,青石则用于柱顶石、阶条石、地面石等。仅青石用于柱顶石的种类,大约有七种形式工,且每种形式造型各具特色,使整个建筑古朴苍劲。
据《秭归县志》记载:“此庙至迟建于北宋,陆游入蜀曾往朝拜,有皇佑三年(1051年)进士曾华旦所撰《江渎南庙碑记》”。江渎庙最后一次大修是清代,在大厅王爷殿脊檩随檩枋下有“大清同治四年寅丑秋月重修”的题记。若干年后,江渎庙虽年久失修,但依然牢固。解放前,每年六月江渎庙庙会,是峡江船夫们到此集会的时间。解放后,江渎庙的香火渐渐冷清,后来庙屋改成了小学校舍。
江渎庙无论是建筑形式,还是建筑风格、室内装修工艺等方面,在三峡众多古建筑中都屈指可数。江渎庙的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、科学价值不可估量,在中国古建筑中,是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新滩江渎庙王爷殿
新滩江渎庙内部
新滩江渎庙侧面及廊桥
文昌宫,清代建筑,位于秭归县茅坪向家坝村学堂坳。
清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,茅坪当地两个禀生谭辉武、林香泉领头修建了文昌宫。宫门上悬挂“文昌宫”楷书匾额,左右两旁门有“松风”、“水月”两块小匾。正中上殿是七曲文昌帝君,下殿是天、地、水府三官大帝。左边是财神、老君、牛五菩萨;右边是送子、催生、痘母三仙菩萨。左“松风”偏殿供奉东岳大帝,右“水月”偏殿供奉孔子与关圣帝君。此外,宫内还供有弥陀等菩萨。
文昌宫的香火长年旺盛,除向家坝之外,周围花园、韩家冲、金缸城等方圆十八里乡民皆来此奉香。文昌宫每年庙会也多,除传统庙会日,另有金属匠人来赶5月13日“老君会”,四乡农民来赶8月15日的“牛王会”为牛王菩萨祝寿,还有“三仙会”……每逢庙会日,文昌宫熙熙攘攘,烟雾缭绕,十分热闹。
文昌宫于1954年拆毁,原址改成了水田。
双龙寺,清代建筑,位于秭归县新滩北岸寺大岭西。走进双龙寺,迎面大柱上有“双龙抱柱”的彩色浮雕。殿堂供奉各种菩萨,泥塑金身,形态各异。寺内临江处建有戏台,备作庙会时演出之用。
新滩寺大岭西,双龙寺与文昌阁(奎星楼)
文昌阁,清代建筑,位于秭归县新滩北岸寺大岭西。文昌阁在双龙寺东边,三层楼阁飞檐翘角,四周挑檐上悬挂有铃铛,清风吹过,铃声响亮。因奎星掌管文运昌盛,故也称奎星楼(魁星楼)。解放前楼体毁坏。解放后,五十年代改为粮库。
新滩寺大岭奎星楼挑檐挂铃
明月宫,清代建筑,位于秭归县屈原乡五指山村,始建年代不详。
明月宫整体建筑为明清时期四合院式天井格局,长40米,宽36.7米。明月宫依山势而建成梯级建筑群,长方形的大殿坐东朝西,另有大小殿堂33间,由一个大天井和两个小天井构成。山门外,有一直径3米、深2米的水井,清澈如镜,从不外溢。入夜时,明月繁星尽收井底,光亮无瑕,熠熠生辉。明月宫由此得名。
明月宫大门正中有一金字门匾,题字“明月宫”,两旁有“兰宇既清竹林亦韵;诸天不老大地长春”的楹联。进入山门,是一尊巨大的铁官老爷塑像,像前桌上有一雕刻的伏虎、果盘和香炉,供来人陈放贡物和上香之用。出后门为第一天井,青石嵌铺地面,正中是一尊高3米、内空直径2米的重数千斤铁质化钱炉。穿过天井是二级殿门,门上有一“无字传真”门匾,每个字约1米大小。正天中堂的大殿金碧辉煌,雕栋画梁,殿内供有3米高着丝织金花龙袍的祖师菩萨塑像。两边挂一幅“五内莫相欺,欺人欺已万事假;指头休全算,算来算去一场空”的楹联,此联为1928年秭归代县长郝海峰所题。塑像前两根粗大的顶梁柱上木雕金描“二龙戏珠”。两边厢殿,依次排列着姿态各异的菩萨。
岁月沧桑,明月宫遭受摧毁,荡然无存,仅留下遗址。
秭归县五指山明月宫(秭归文史资料第九辑牛庆孝提供)
龙会观,清代建筑,位于秭归县泄滩乡牛口背后秭归县与巴东县交界的高山上,海拔1700米。
龙会观原名铁瓦寺,供奉真武祖师,始建年代不详。铁瓦寺建于山巅之上,地势险要。原铁瓦寺为土墙木楼,因屋顶覆盖铁瓦而得名。清雍正年间改修后,因铁瓦蚀锈,改盖青瓦,更名龙会观。龙会观正殿、厅屋、厢房、客房等组成一个天井四合院,周围土墙2米高,面积约250平方米。走进山门,即是厅屋。厅屋右角供一灵官菩萨。厅屋左右以板壁相隔各有一厢房,东边为厨房,西边为客房。经厅屋过道向后是一天井,天井正面即正殿。正殿中央,是真武菩萨,高七尺,栩栩如生。真武祖师塑像两旁,供有大小菩萨24尊。天井中央有一石制化钱炉,高丈余,供香人烧化钱纸。
建国前,龙会观香火旺盛,观内有道士住持。1955年春拆毁,仅剩一片废墟。
灵官殿
灵官殿,位于巴东、秭归两县交界的天堡山巅。
天堡山,海拔1580米,东、南、西三面悬崖峭壁,北面是一山梁,峰顶即灵官殿。灵官殿始建于何时不详,仅在殿内有一重修碑记,上面落款为“嘉庆十二年重修”。灵官殿呈正方形,长宽各为10米,殿高5米,墙厚0.4米。殿以砖石砌成,木架支撑,青瓦屋面,墙壁用石灰粉刷,共3间,坐南朝北,式样古老。站在殿门前,视野开阔,能看到邻近几个县地域。
灵官殿大门
蒲兰田纪念碑建于民国十一年,位于秭归县新滩北岸寺大岭上,是三峡内唯一的西洋碑式建筑。
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蒲兰田第一次成功驾汽轮“肇通”号从宜昌出发抵达重庆。蒲兰田辞世后,由英国驻宜昌领事出面,川江航运业内人士自愿捐资,在新滩寺大岭蒲兰田居住及培训地原址上修建了一座高约17米的纪念碑。碑文如下:
蒲兰田君,英国福蓝临岗镇人,中国海关任以巡江工司之职,清光绪二十六年,长江上段第一次航行汽船,司驾驶者即君焉。君生于清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八日,民国十年春航海返国,一月十九日卒于途次。君之旧友及有志振兴长江上段航业诸人,感君情愫,思君勤劳,醵金刻石,以志不忘。
中华民国十一年十二月吉日立
蒲兰田碑为方尖碑式,由大块花岗岩石垒砌而成。碑体实心,底座为两层锥台,碑身为逐渐收敛的四方锥体。碑文分别用中英文凿刻,其中英文面朝向长江下游,中文面朝向长江上游。底座边长4.89米,打制细腻。碑体通高为12.30米,刻字的两面加工精细,表面平整,另两面较为粗犷。
蒲兰田碑基本保存完好,整体无损。只是在文化大革命中,石碑受到一些损害,使碑体的中文碑文被凿,西文碑文被水泥糊抹。另外,碑体上半部有一些风化。
2002年6月,因蒲兰田纪念碑在三峡工程二期蓄水线下,上级批准迁建。秭归县政府投资将此纪念碑迁移到屈原镇(1995年新滩镇更名为屈原镇)政府前的山坡上,2003年1月18日竣工。
秭归县新滩蒲兰田纪念碑
秭归新滩蒲兰田碑顶部
秭归新滩蒲兰田碑基座
张公桥
张公桥,明朝万历三十五年(1607年)由知州张尚儒建于秭归县归州古城迎和门外小溪上。
张公桥为石砌形斜交桥,高近6米,宽约5米,长5米,净跨4米。由于桥下清溪淙淙,古人常来洗马,此桥又名洗马桥。张公桥坚固耐用,数百年山水不毁,是秭归县现存最早的古桥。桥的西边有郭沫若手书“屈原故里”的牌坊,牌坊南侧有“楚大夫屈原故里”与“汉昭君王嫱故里”两块石碑。
归州城东张公桥与屈原故里牌坊
桥儿沟永安桥,民国初建筑,位于秭归县聚鱼坊南端土地垭的桥儿沟上。
由于桥儿沟乃江南通往长阳、宜昌的必经之路,故而在明、清时期曾架有木桥通行,只是难以固久。民国2年(1913年),乡绅蔡礼三、郑建安为首,发动乡民集资10万多串,请石匠望宏闰领工修建此石桥。石桥建成,长15米,宽3米,取名“永安”。永安桥设计精巧,跨度达8米,距水面高23米。在秭归古桥中,高度堪称第一。
桥儿沟永安石桥
小溪沟永安桥,清末建筑,位于秭归县沙镇溪清干河上小溪沟村。
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,沙镇溪首富李大顺、李大安兄弟2人发起造福乡梓的建桥倡议,在小溪河上建桥。由乡民捐资,第二年(1904年)十月,在小溪河上建起了一座石墩木桥梁,命名“永安桥”。
永安桥东西向横跨小溪河,用青石砌筑,长6米,宽2米,高10米。桥梁用7根粗油杉木搭成,桥面用6.6厘米厚的松木板铺设,两侧有护栏,且各有4根望柱。桥上建有亭,亭内摆板凳两条,供行人小憩。1939年之前,仿古重修三次。1989年,政府拨款将石墩木梁桥改建为永久性单孔石拱桥。古桥虽不在,仍留有三块不朽的石碑刻,记下了永安桥始建、重修原因和历次捐募记录。
屈子桥,民国初修建,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小青滩的小溪上。
屈子桥沿江而修,方便人行,由当地郑姓宗族于民国六年(1917年)集资修建。为纪念秭归诗人屈原,此桥命名为屈子桥。屈子桥为精工条石砌筑拱桥,桥长11米,高6米,宽3米,净跨5米。桥面为规格不一的条石横铺,两侧设有地栿,上设栏杆望柱,惜全部毁坏,仅存两头的望柱。拱券为单孔半圆拱券,券面为一券一伏,券面石宽窄不一,但砌法规整。桥身条条石砌筑。在桥面上嵌有石匾,上镌“屈子桥”三字。北刻“民国六年冬月建”,南刻“陈宦题”。此桥系秭归第一座以屈原命名的石桥。
屈子桥(魏启扬摄)
联喜桥,民国初修建,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水磨溪上。
联喜桥,为秭归与巴东两县的江南通道,民国时期由乡民王克汉独资捐建。联喜桥长22米,高17米,宽约4米,净跨5米。此桥地势险峻,修筑极难。解放后,联喜桥改建成比较坚固的石桥。
三善桥,建于咸丰八年(1858年),位于归巴古驿道上。此驿道由归州城向西,沿长江经何家湾、泄滩、石门、牛口至巴东县城。《归州志》上有记载:“三善桥,州西八里,咸丰八年建。”关于此桥名称,至少有三种说法:第一,官家修建,由于沿路已建有一善桥、二善桥,按序,此桥为三善桥;第二,由于是三位商家捐建,故取名三善桥;第三,此桥为民间集资捐建。当时封建道德标准有“三善”:亲亲、尊君、长长,读书人取此名为赞颂三善,此桥故名三善桥。
三善桥(魏启扬摄)
千善桥,位于秭归县新滩古镇寺大岭东边龙马溪上。此桥连接的过溪小路,原是长江北岸的古驿道,沿江通往下游宜昌。
千善桥为风雨桥(廊桥),桥身为花岗岩石砌筑,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)。千善桥的桥面长约7米,宽约3米,高5米多。桥正面拱券上嵌有一石匾,长1.2 米,高0.5米,横书“千善桥”三字,竖书“清光绪二十七年春月立”。由于时间久远,桥廊与桥屋早已不见,但桥上石坐凳一直保存下来。
千善桥属于秭归文物价值较高的廊桥。
千善桥
专家复原千善桥剖面图
寅宾桥,位于江北巴东县东瀼口乡与秭归县牛口乡交界处的韩家河上。由于此桥连接两个县,乃二县陆上重要通道,因此由二县乡民在乾隆年间合建。由于二县交界,往来互为宾客,此桥落成后,取名寅宾桥,也称迎宾桥。桥名典故取自《书·尧典》中“寅宾出日”,意为恭迎宾客,如同欢迎早晨的太阳一样。
寅宾桥为单孔石桥,桥型为石砌桃形拱,内侧拱圈两县明显有别。桥长50.2米,高13米,墩高1米多,宽约5.8米,净跨12米。专家称,这座寅宾桥在桥梁的用料、工艺、技术及形制等方面,可算是三峡古代桥梁建筑的典范。
牛口寅宾桥
八斗溪风雨桥(廊桥),位于泄滩上游八斗溪上,民国初期由沙镇溪范家坪老中医王克汉独资捐建。此桥横跨于古代归巴驿道八斗溪上,以石为墩,以木搭梁,建有风雨走廊,方便往来行人小憩。
泄滩八斗溪风雨桥
泄滩八斗溪风雨桥供行人小憩
清代修建的惠济桥,位于秭归县新滩古镇南岸桂林村(原南坪村)江渎庙后。石桥券拱上方,横刻“惠济桥”三字,阴刻,楷书。惠济桥长5.4米,宽2.4米,高3.5米,跨度2.7米。由于此桥是通行必经之路,故而当地居民经常维修。惠济桥精致、小巧,保存完好。
新滩惠济桥
清代修建的江渎桥,位于秭归县新滩古镇南岸桂林村(原南坪村)江渎庙旁小溪上。江渎桥由花岗岩石砌筑,单拱,拱券上嵌有“江渎桥”三字的石匾。石桥长约7米,宽近3米,高近4米,净跨接近4米。桥面条石大小不等,表面平整,错缝砌筑于山岩之上,是江渎庙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江渎桥
鸳鸯桥,明代古桥,位于秭归县泄滩境内蟒蛇寨西一千米处的梯子沟。
鸳鸯桥,得名于桥拱材料一半是青石,一半是青砖。用不同材料筑桥,比较少见,有两种解释:第一种说法,古桥原是砖拱桥,年久坍塌,后来修桥者没有了原青砖,就用石头重砌,形成砖石共存的现象;第二种说法,建桥时正是洪水季节,工期紧,任务重,原准备的青砖不够用了,就加上青石取代,形成砖石共存。
鸳鸯桥
王氏宗祠,清代建筑,位于秭归县香溪河畔王家坝。
王氏宗祠面朝东北,布局呈“日”字形,平面两进四合院,垂直布列。宗祠建筑面宽10.78米,进深22.24米。整个建筑有非常明显的轴线布局,中轴线各厅皆为主题,轴线两边厢房为衬。从正门入堂,门楼共三间,其中明间2层,次间一层。门楼过后是一个3.5深的天井,天井两边是厢房,且左右对称。和门楼隔天井相望的是一进院正厅,正厅面宽三间。二进院又是一个天井。整个院落中轴对称,随着山势依次升高,形成了规整的平面布局。
香溪王家坝王氏宗祠
杜氏宗祠坐北朝南,原位于秭归县新滩古镇,屋前有一洼地,周围农田果林环绕,其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。从杜氏宗祠的建筑风格来看,应属清代建筑。通面阔13.3米,通进深17.75米。四合院式布局,有门厅、堂屋各三间,厢房各一间。均为单檐硬山灰瓦顶,砖木结构,砖墙承重。门厅内上方有燕子楼,六柱五间七楼牌坊式贴面大门。1938年底,湖北省图书馆因战争内迁,曾租用新滩杜氏宗祠(同时租用的还有新滩小学)作为省图临时馆址使用。1939年3月,省图从杜氏宗祠迁出,分别转移到三闾与恩施。
新滩古镇杜氏宗祠及墀头
郑韶年老屋,清代民居建筑,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桂林村。
郑韶年老屋依山而建,坐南朝北,系砖木结构天井屋结构。老屋平面呈长方形,二进二层院落,建筑面积371平方米,环境面积881.05平方米。整个建筑由院落、厅屋、厢房、天井、堂屋、侧屋等单元组成。厅屋建筑高大,是较为典型的抬梁式木构架,用材大,做工讲究,类似庙宇、祠堂的作法。在厅屋入口上方建一燕子楼,相当于其他建筑的门檐,却做成歇山式,并有垂花柱。厢房与厅屋、堂屋围合成天井,用青石铺墁,较好地解决了排水与采光的功能需要。堂屋的木构架为穿斗式,间与间之间用木板壁隔断。山墙全为五花凤头山墙,高低错落,建筑高大,壮观气派。室内装修,门扇充满吉祥如意的色彩,二楼栏杆镂空为龙凤呈祥,柱顶石和门槛石有精细雕刻,整个民居烘托出富丽华贵。
老屋的始建年代无法考证,据估计,应是清代乾隆时期所建。从《郑氏族谱》推断,老屋的主人应是当地有名的大盐商。
郑韶年老屋大门
新滩郑韶年老屋大门正上方燕子楼
郑万琅老屋,清代民居建筑,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桂林村。
郑万琅老屋建于6米高的崖坎上,依山势逐渐增高,厅屋较室外平地高1.5米。老屋为砖木结构建筑,规则的长方形平面布局。厅屋三开间,两层,一明两暗布置,采用七檩前后廊的形式。三架梁置于驼峰上,五架梁穿于前后金柱,为当地的典型作法。次间穿斗梁架,四柱三穿七檩。楼层的楼枋插于构架的大穿枋上。天井两侧厢房均为两层。堂屋三开间,同样是一明两暗布置。厢房和厅屋的二层面天井作骑马转角廊。厅屋明间与次间的分割用板门,明间一层通高,次间带楼层。此外,出墙用飞椽,屋顶用青瓦。建筑面积为375平方米。
郑万琅老屋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两大方面:一是墙面,一是木装修。老屋外墙粉刷灰色灰浆,山墙檐下粉白灰,并在转折处用白灰塑出岔角,构成墙面黑白相间的色调,使外墙醒目而有变化。风火山墙的脊饰,用灰和瓦层层叠出并高高翘起,使厚重的封火山墙显得非常轻巧。厅屋入口作立贴式牌楼门,门头叠涩出檐,各层叠涩砖下砖雕花卉,且翼角高高向上,顶面铺青瓦。老屋的木装修也有特色,门窗设计合理、栏杆采用宫式格芯,不用油漆而用桐油保留木材本色,透出纹路显得艺术。
郑万琅曾是清末当地知名秀才,老屋讲究的做工、华丽的装饰都反映出当时主人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理念。
新滩郑万琅老屋大门
新滩郑万琅老屋侧面
向先鹏老屋,清代民居建筑,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西陵村。
向先鹏老屋为砖结构,布局不同于其他传统民居,没有高大的门厅,而是用两个耳房的山面作立面,悬山式屋顶与中间小门厅的披檐相连,加上大门上方用白灰粉饰的匾额,强调了建筑的入口和立面形象。整个建筑为一进院落,有门厅、天井、厢房和正屋。小青瓦屋面,两坡屋顶。建筑不用木构架,砖墙均为承重墙,檩子直接搁在墙上,即所谓硬山搁檩或悬山搁檩的作法。房基均为打制精细的青白条石垒砌而成,建筑整体造型显得庄严而又稳固。老屋建筑面积为290平方米。
向先鹏老屋没有木装修,因此其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入口、檐口及山墙的墙帽及墀头部位。建筑的点睛之处是堂屋的大门,为强调主体建筑的重要地位,在入口处作了精心的装饰。
新滩向先鹏老屋大门贴面仿木牌楼
新滩向先鹏老屋五花山墙
郑世节老屋,清代民居建筑,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坪村。
郑世节老屋为纵长方形布局,依照山势,厅屋建在一座较高的石台基上。正面凹进的大门展示着入口的重要地位,厢房和堂屋依次布置,厅屋明间用抬梁木构架,次间不设木构架,檩枋置于承重墙上。堂屋为硬山搁檩式。老屋的大部分墙体兼有承重与隔断的双重功能,山墙为五花风火山墙。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。
郑世节老屋使用了大量装饰彩绘来丰富建筑的整体效果。各种大门、各式窗户、封护檐下,墀头上以及清水山墙上,槛墙上均有彩绘。且彩绘的题材多种多样,有花卉、卷草、几何纹饰及器物等图案。木构装修反映在厢房的格扇窗上,清秀的窗花透出精致的工艺,展现了民间装修艺术特色。
新滩郑世节老屋正门
熊云华老屋,清代民居建筑,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西陵村。
熊云华老屋为木结构建筑,纵长方形布局,整个建筑由门厅、天井、侧屋和堂屋构成。主体建筑的构架,无论明间、暗间均为穿斗式梁架。正厅上方设有楼,俗称燕子楼或戏台。山面用五花风火山墙,外墙面均采用薄砖空斗砌法,清水墙面。墙头用小青瓦垒脊,充分体现了传统民居的地域特点。建筑面积383平方米。
熊云华老屋立体空间组合错落有致,平面与斜面结合,垂直面与水平面结合,在外观造型和内部空间上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。厢房和堂屋均设有格扇门窗,特别是堂屋设置的六扇六抹头格扇门,每扇都是一件木雕工艺品,无论是格芯还是裙板、涤环板,都有雕刻精致的图案与纹饰,有阴刻、阳刻和透雕。厢房的四扇格扇门也同样如此,制作精细,与堂屋相比,雕刻较浅,但人物故事、几何图案等素材与雕刻形式,却有其独到的效果。
熊云华老屋山墙
刘正林老屋,清代建筑,位于秭归县新滩南岸桂林村,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。
刘正林老屋建筑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,有门楼、正屋。老屋双柱单间层庑殿顶门楼,面阔3.25米,正屋面阔三间15.34米,进深三间7.66米,单檐硬山顶全砖结构,设五花封火山墙。
青滩桂林刘正林老屋大门(郑云峰摄)
顔家老屋,清代建筑,位于秭归县周坪乡中阳坪村。
据称,颜家老屋由先辈颜文润所建,现在居住者是顔文润八世孙。顔家老屋坐北朝南,依山就势,5个天井连为一个整体,东西长30多米,南北宽50多米,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,属纵横向组合的大型天井式民居。
秭归县周坪乡中阳坪村顔家老屋(郑之问摄)
此外,秭归古建筑还有:
珍珠桥
新滩桂林村郑氏祠堂(省文物局图片)
新滩郑祥才老屋
新滩郑万瞻老屋
新滩郑万荣老屋
新滩郑万淘(三老爷)老屋
新滩桂林村郭三老板老屋
新滩赵子俊老屋
新滩王永泉老屋
由于三峡工程蓄水,秭归部分在库区水位线下的古建筑按原样迁徙到茅坪凤凰山复建。2006年,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,即有秭归茅坪凤凰山古建筑群。这些复建的古建筑列出如下。
古庙古祠:屈原祠、江渎庙、水府庙、玉皇阁、王氏宗祠、杜氏宗祠;
古民居:郑万瞻老屋、彭树元老屋、郑万琅老屋、郑韶年老屋、郑书祥老屋、刘正林老屋、三老爷老屋、郑启光老屋、游县长老屋、邓永清老屋、向先鹏老屋、郑世节老屋、熊云华老屋;
古桥梁:惠济桥、江渎桥、千善桥、屈子桥;
古城门:迎和门、景贤门;
古牌坊:屈原故里牌坊;
古井:新滩古井。
整个凤凰山古建筑群占地27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