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”
扇子不仅在诗文里穿行,也常在影视作品中现身,诸葛孔明的羽扇,唐代仕女的团扇,日本盛装女子的小扇和欧洲贵族阶层华丽的扇子……它早已脱离最初扇风纳凉的作用,更代表着风雅、地位和权势。
十六世纪初,葡萄牙商人和传教士从中国运回的稀奇之物中就有扇子。
扇子传入欧洲以后,在很长时间里只限于宫廷和贵族使用,其制作材料非常珍贵。扇面多由真皮、纸张、绸缎制成,再饰以蕾丝花边和羽毛,扇骨用金子、象牙、龟甲等制成,更名贵的还镶嵌珍珠宝石,极其奢华瑰丽。
我们所熟悉的英国王室的玛丽女王、维多利亚女王都是扇子迷。
由于华丽珍贵,扇子成了最体面的礼物之一。 所以维多利亚女王在一八四零年与阿尔伯特亲王结婚时,亲王的结婚礼物就有四把来自德国哥达的古扇,而其他贵族争相送的也大多是扇子。
玛丽女王有把羽毛扇,银镶扇面上有用钻石拼缀的家族姓氏“May”,还有一顶缀满钻石的珐琅王冠与之相配。
不仅仅是两位女王,这些华丽的扇子还深受欧洲贵族阶层淑女们的喜爱,在十七、十八世纪法国凡尔赛宫廷舞会上,盛装出席的淑女们都会拿着自己的扇子向追求者们传递信息,与情人进行私密对话。
英国作家科克就收集了各国妇女的扇语。比如说,打开扇子遮住脸的下半部就表示:“我爱你”。
奈良时代,扇子自中国传入日本。
在日本,扇子是文化的重要标志,与腰带、提袋、木屐一样,是传统和服的重要部分。
桧扇是最早的和扇,扇面上散布着金银箔,画上彩绘,末端配以美丽的长束带,格外奢华,很快就受到贵族女子的喜爱。
后来,匠人用竹子作为扇骨,再贴上绘有书画的纸,制作出更为简易的扇子。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扇子被称为蝙蝠扇。
最初,扇骨的数量只有五根,为了使之更为华丽美观,在作画的彩色颜料中加入金银箔,扇面的内容添加了诗歌,扇骨的数量也慢慢增加。
扇子还与传统舞蹈相结合,发展出了扇子舞。
扇子舞所用的扇子图样丰富,多以云、霞、水为主。考虑到舞蹈的使用强度较大,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匠人们往往会在竹骨中镶入金属,使之耐磨损、不易折断。
中国历来有“制扇王国”之称,不仅样式繁多,制作材料也不尽相同,人们所熟知的有纸扇、檀香扇、竹丝扇和绫绢扇等。
纸扇是最常见的扇子之一,扇面多由绘有水墨画、人物画和诗词歌赋的纸制成,扇骨多用高山竹,经过反复的打磨和光滑处理。
纸扇一片风雅,檀香扇则更具情致,扇骨由檀香木制作,夏季可以去暑清心,入秋藏于箱底,还有防虫防蛀的作用。
和檀香扇齐名的是竹丝扇,其扇面以桃型为主,有灿若云锦、薄如蝉翼的美评。
自贡竹丝扇的制作工艺极其考究,要选用一年青的黄竹,黄竹砍下来以后,用清水灌养,再用特制的工具匀花、刮青、起薄、清刮,最后成纤细如发丝、薄透为蝉翼、柔如韧如绢绸的竹丝。一把竹扇往往要用一千多根竹丝。
绫绢扇经常出现在古装剧中。扇柄多用湘妃竹、红木等制作,扇面有刺绣或烫花,并缀以流苏。古代多是富家女子的赏玩之物。
夏日的傍晚,摇一把扇子在院子里纳凉的记忆依然难以忘却,你现在还用扇子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