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风家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,也不见云聚的商铺、酒吧,这样朴素的古镇,很难找到第二个吧。

但从我第一脚踏进慈舍,就好像懂了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宁波人生活喜慢,追求闲适安省的小日子。

例如在晴朗的日子里,驱车大半小时,只为来溜溜鸟,喝喝茶,调戏小野狗。把这大把的好春光啊,虚度一下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不需要刻意的,慈城古县城的千年文化,像树影投在石墙,像波光倒映瓦缝,一切如旧,刚刚好。

慈舍在慈城太湖路上,前身是民国上海服装大亨故居。一座三进式老宅院,石木结构,白墙黑瓦。

推门进来,遇见叫“一花一叶”的前院,带一个静水池,和一个茶室。茶室也是商铺,成列着仙飘飘的棉麻服饰、香器茶器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低头看见静水池,水面折射出天空的影子,成群的红鲤像游浮在云间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穿过“一花一叶”,来到了“一箪”,一个更大的会客厅、餐吧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当然你想来一壶野生茶,配些地道的古法茶点,沐着阳光,也是惬意的打开方式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转过“一箪”,我继续着老宅探秘,发现了主堂“三间堂”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三开间结构,保留有民国时期漆匾,主人把这里改造成公共空间,经常举办禅修、美学课堂等雅集。

堂中是木地板,东西两侧是榻榻米,主人说,这暗合“左右分,太极开”的古理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儒风雅韵的事儿,每秒都在这儿发生。大概是因为如此,城市里跟来的雾霾情绪很快就能澄净。

二进、三进院便是客房了。古墙表面残破,但当你合上木门,前院的声响奇迹般地隔绝了,静到只听见鸟鸣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慈舍一共有九间房,取名更是文气极了:二谛、三量、四尘、五境、六相、七空、八识、九有、十明,似闯进了寺庙的厢房。

而房间的装饰,也极尽禅意。老木家具、草木灰墙、棉麻竹席的点缀,大面积留白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别看这清水泥地,地暖一开,光脚踩着也舒服极了。老木板床身高很低,和家里睡的高席梦思床不一样,却有种奇怪的踏实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不同于酒店的全白床单,慈舍的床上,是棉麻的灰色和皮粉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对,你发现了,慈舍没有电视机,若你是每晚都要让电子产品陪伴入眠,还真住不惯这里。

可只要愿意体验一次,会发现,哪怕是坐在落地玻璃前,喝茶看院子的风景,避世隐居的感觉,那是会上瘾的啊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当然,这么古色古香的房间里,也少不了挚爱的大浴缸。

一直认为,如果一味追求古朴,放弃现代舒适感,也是不可取的。像慈舍一样不骄躁地搭配,让棱角分明的设计也不会突兀。

慈舍还有个小惊喜,就是这楼顶的松风山月餐厅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慈城古镇四周没有高楼,坐在这里吃饭就已经能“一览众山小”了。近有黑瓦连成片,中有耸立的树林,远能观连绵的山峦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我很喜欢主人的一句话:慈舍,不仅是“我本渔樵孟诸野”文人的居住空间。

 

秉承慈悲喜舍的理念,这样一个生活美学的空间,不单单只有中华文化的仪式感,也蕴含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心愿。

宁波慈舍美学民宿宁波慈舍美学民宿

每次在遇到这样禅意、满室茶香的空间时,骨子里的华夏根总能被唤醒。

没有人会拒绝一张中式风格的床,也没有人会拒绝,在慈舍的千年岁月里,把风花雪月,变成舌尖的一口清茶、耳畔的一缕凉风。

话题标签: 民宿 民宿图片

民宿相关文章

民宿图片相关文章

您可能感兴趣的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