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是戴范林,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湘妹子。
78年出生的她,却有着逆龄生长的美丽优雅,每次见面,大家都喜欢甜甜地叫声“范林姐”。
生活中,爱笑的她总会让人感到如沐春风,性格善良,娴静,又行事果敢。
虽然身材柔弱, 但骨子里却有着湘妹子特有的闯劲,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,还热爱着旅行,阅读,和摄影。
重走茶马古道,跟随历史开拓者的足迹。
开车进藏,顶着高压爬山,探寻生命的另一种可能。
一狠心,她放弃了让人羡慕的高管职位,全身心投入其中。
原本的屋子经年风吹雨打,支架早已老化,格外简陋,很多地方都需要推倒重来。
怀着梦想中那片温馨世界的构想,她和设计师反复沟通方案,草图改了一版又一版。
瘦弱的身子每日在工地穿梭,而脑海中的图景也一点点变成现实。
转眼间,两个冬夏过去,期间经历的烦心、苦恼数不胜数,而随着这座承载着梦想的天地终于落成,一切都烟消云散。
范林姐给她取名叫做:壹城一家。
"一座城,一扇窗,一盏温暖的灯,灯下一个守候我回家的人。"
范林姐说,这是她最喜爱的一首诗,她希望在壹城一家,自己能做“灯下的那个人”。
整个庭院四面被山林环绕,位于从公路向后退50m处,闹中取静,异常别致。
推门走入院内,喧嚣渐去, 蓦然静谧。
整屋使用传统的木构架结构,借着二楼的屋檐悬挑,走廊处做出一扇扇镂空木窗,饱含釉色的木质古意盎然。
踱步跨过门槛,走入屋内,移步换景,气氛随之精致起来。
粗砺古拙的陶,温白如玉的瓷,仔细编织的竹,都被收容在一张长桌上。
工艺精巧的土家师傅,纯手工缝制出花案繁复的土家织锦,细密针脚,没有一点线头的痕迹。
一本本散发墨香的书籍整理摆在木架上,不少页脚早已翻皱,还有些许等待着人翻阅。
取一本,坐到院中细细品读。
或者静静靠在书架上,耐心的琢磨,总能让人心慢慢平静下来。
不过,屋内最让人惊喜的,还是随处可见的成套茶具,和上好的茶叶。
范林姐爱茶,懂茶,每年还会专程跑到茶园采茶。
细细筛选出茶园最好的新茶,制成茶叶,妥帖保存,等到客人来了,便取出备好。
烫壶,置茶,温杯,高冲,低泡,分茶,敬茶,闻香,品茶。
一道道工序如流水般在手中展开,瞬时茶香四溢,唇齿留香。
跟着指引,走过客厅,便是整间庭院客房所在。
仔细琢磨着朝向,采光,范林姐在这片天地布置出25间客房,每一间都收容了山中最美的景致。
房间的名字以各省份最具代表性的花来命名。
她说,希望每个旅行者来到他城市的那间房,能看到房间都是他熟悉的感觉。
清晨,林间的青鸟飞来落在窗边枝头,嘤嘤声响,叫你起床。
午后,温暖的阳光透过木格窗,洒在松软的大床上,随意一趟,便闻到暖暖的太阳味道。
或者从书柜中拿一本喜爱的书籍,坐到窗边的桌前,煮茶一杯,细细品味文字的滋味。
傍晚,推开窗户,坐在窗边俯瞰,满目的翠意与清爽铺面而来。
或者静静坐着,等着太阳西沉,夕阳给满院镀上余辉,时光仿佛被酿成酒涌入心头。
顺着楼梯走到顶层,这里是范林姐用心开辟的一方露台。
青石板铺地,玻璃做顶,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片雅致庭院,肆意生长的藤蔓将空间相互融合。
角落处随意布置的灯盏,格外精致,复古,让人心生欢喜。
还有360°无死角的美景 一定能满足你的眼睛。
不过,可别光顾看远山的景色,脚边的台阶上, 木窗边,也有着别样的景致。
后院一亩见处,范林姐栽植下80多种花卉植物,随处坐下,放眼望去一片繁茂。
可爱有趣的风车茉莉。
刚开出花骨朵的娇嫩海棠。
已然亭亭而立的板栗树。
每一株都是范林姐亲手栽下,仔细呵护,施肥浇水,渐渐地,竟然已经开遍了庭院。
当然,说了这么多美景,但来过这的人都知道,在整栋小屋中,真真不能错过的,却是范林姐的厨艺。
细细挑选出最好的食材,西藏的松茸,朝鲜的木耳,当地农家的粟米,在范林姐的烹调下变成一道道精致的私房菜。
最正宗的川味炒肉。
香辣滑嫩的口水鸡。
松软甜爽的玉米。
即便平淡的美食,也能做出异常香甜的滋味, 让人口水直流,最瘦弱的女孩都能吃上几大碗。
在这里,没有陌生与熟悉分别,没有肤色和语言分别,就像是家一样。
一座城,一个家,一束橘黄的灯光和一盏暖心的茶,还有家中守候的你,生命中最珍贵的莫过于此。
正如那围墙里关不住的蔷薇,茶馆里飘来的茶香,简单,平凡,却让人挂在心头,不舍忘却。